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审计署网站上一句话,全球投资者也要抖三抖。“近日,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新华社又跟进了一把,说此前两次地方审计可能会扩展到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债务首次进行全面审计。投资者,销售,评论,从各个渠道、方法开始揣摩这次又会爆出什么样的数字,会对哪些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又或问到是否针对某失势的政治人物系列关系开刀。中国财政这些事儿,不该只拿来写报告,应该去拍电影。

昨天也发了篇拙见,认为近来一些政策涵盖了一些财政改革信号。改革绝对不能把审计落在外面。

政府债务披露是中国统计,财政,和资本市场领域的一大漏洞。不披露的原因可能包括不愿意,或有些藏匿,而更加可能是在很多情况下不知道。2011年好不容易披露了全国地方政府在10年底有10.7万亿的债,有条有框,举债主体、类型、用途都有说法。今年的跟进,只是对36个地方政府抽查11和12年的状况,说被调查地方增加了13%的债务余额。那么,可以估计全国去年底有12.1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占GDP23%。

顺水推舟,这次审计能出个什么数呢?估计不会偏离太远。维稳年代,或许不该那么大步借债。凭空猜测,地方政府债今年底的余额应该在12.84万亿左右。为啥?因为前面两年平均增速为6.27%。别那么精确,估计就在13万亿以下一点点。占GDP的比例也能下来一点到22.5%。大家都完成任务。

即便出来是20万亿,又怎么样?占GDP35%,加上中央的13%,再加上铁道的5%,中国公共债务总量占GDP53%。不可跟欧美日100-200%的水平同日相论。如果要把政策性银行,国企之类的算上,那我们也要把他们的资产算进来。那就扯远了。而且别的国家也不会这么算。

说了半天,意思是此次审计不会捅出来什么惊天数据,更不会导致某地方政府破产。而它最重要的信号在于可能会年年审,而且全国审。这对财政改革至关重要。

 1〉防止违约及系统性风险:在底特律高调破产时,投资者更加关注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今年6月份公布的36省市审计抽查结果显示,15个被查省会城市中,有9个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达189%,如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的达220%。也就是说这些城市偿债付息的钱超过本级财政收入,并且这还没算上担保之类的可能性债务。这些城市的投融资活动肯定会被加强监视和拨备。

2〉准备地方政府债市场:中国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债市场因为我们没有地方财表。当然,也需要人大批准,但财表是基础建设。发展地方直接举债起码已经上了楼部长的讲话。年年审计或可为地方财表以至地方债市铺路。

3〉加强支出管理:今年6月份抽查结果还显示了举债筹资的投资方向。增长最大的是保障房,比2010年长了141%,明显有政策支持。但第二、三、四名分别是交通运输(30%)、土地收储(21%)和市政建设(4%)。教科文卫、农林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都没排上名次。当然,这些民生工程也有别的资金来源,但也不应该下降吧?

总之,不审计,不公布,就不能监督,甚至不能分析、不能规划。谈体制改革前,我们必须先了解目前体制啥样。

话题:



0

推荐

彭程

彭程

7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数里追潮,平中寻色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7篇